2010年4月3日 星期六

3/29分組作業:霾害的影響與省思

  關於霾害

97504001斯文二凌健軒

  1997年印尼霾害的主要原因是焚燒林木,而焚燒林木所引起的小塵粒和大量濃煙也隨著氣流擴散至東南亞鄰近國家,部分濃煙甚至飄到台灣,不僅嚴重影響東南亞地區及台灣的空氣品質,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迫使許多活動停止,也造成飛機因能見度太低停飛。
  焚燒林木的原因主要有三:一、當地原始農業採火耕,焚燒林木為此農作方法的必要過程之一。二、1997年為聖嬰年,全球氣候異常,印尼氣候異常乾旱,因而引發超級森林大火。三、印尼政府為積極推動農業轉型,想從單純的森林木材輸出轉型為加工出口林業,故鼓勵改種油棕及橡膠樹,不少植林公司便趕在旱季大量焚燒原本的樹林,以重新栽種油棕及橡膠。
  此次霾害除了如上述影響交通運輸、空氣品質及人體健康,也造成印尼的經濟及危機。經濟危機來源於觀光業的衰退,因印尼空氣品質糟糕,交通陷入大混亂,故各國皆警告民眾勿到印尼觀光。而大量林木遭焚燒不只影響到全球暖化或溫室效應,不少依賴樹木所形成的動植物生態也岌岌可危。
  印尼對此次森林大火所引起的霾害解決方法為撲滅火勢。但因人力與資源的不足,相繼與馬來西亞、澳洲、世界自然基金會等合作撲滅。而印尼官方也決定漸漸改變火耕這種原始農業方法。

  省思與感想

98507023韓一A孫巧馨
  印尼所造成的霾害,雖然說是人為造成的汙染,但這其中還參雜許多層面的原因,像是國家的政策、氣候、農耕方式等等…。畢竟火耕是他們一直以來的農作方式,一時之間也很難有所改變,但是隨著時代的推進和科技的進步,這樣的傳統農作方式已經不再適用於現在的環境,而我想這已經藉由火耕所帶來的影響讓他們了解到事情的嚴重性,並且有所改進。不過我認為印尼的政府最初的想法也是為了整個國家的利益,但是政策總是一體兩面的,有好有壞,所以執政者就必須去衡量事情的輕重緩急而做決定。我想這也跟印尼的所處的國際地位也有關,畢竟他會如此積極的想要轉型,一定也有他所考量的層面。但是就霾害所造成的影響來看,種種的影響似乎對印尼造成更大的損失,並且因此使得在國際間的形象受損,整體看來,是得不償失的錯誤決定。加上現在地球的環境及氣候變化劇烈,各國也紛紛重視這個部份,因此往後每個國家要做決策時,都要多方衡量並且顧慮到此政策對整個地球的影響。

98502021阿文一劉鈺涵
  火耕是熱帶地區長久以來的耕作方式,火耕是非常傳統以及自然平衡的耕作方式,然而近年來火耕造成了"霾害"。造成霾害有下列原因:首先是聖嬰現象導致了平時應下雨的雨季沒有帶來雨水,反造成了嚴重的乾旱,進而使婆羅洲、蘇門答臘的森林大火,一發不可收拾。針對這一點,我認為政府方面除了加強氣象觀測,並且依據氣候預測作了必要的應變,更重要的是要提供當地農民關於火耕與霾害的教育。如果可以加強農民的教育會減少許多因火耕發生森林大火的可能性。另外一點,造成霾害日漸嚴重的原因,是東南亞的歷史因素,自地理大發現以來,此地一向是以殖民地式經濟為主,殖民地式經濟的特色是由財團控制了大部分的貿易收入。大面積的燃燒原始樹林來增加土地面積便成為了這些財團牟取更低成本更高利潤的手段。我認為政府必須嚴格管制砍燒森林的行為,另外對於大財閥控制大面積土地的問題也需要適當的管制,燃燒大面積土地所造成的污染將更嚴重,更難以收拾。

1 則留言:

  1. 您們針對1997年最嚴重的一場跨國空氣污染所做的整理與分析,很有見地,值得鼓勵!在1997後,有很多的空氣污染,一再出現,如果有興趣,大家可以看我在2006年登在《遠景基金會季刊》上的一篇談霾害的文章。

    巧馨的一體兩面論我覺得很有意思,確實,霾害的問題讓印尼一直很尷尬,特別是涉及到中央與地方關係的運作困境,讓霾害一直無法妥善治理。

    鈺涵的說法我覺得相當精準,特別是東南亞確實有一些研究顯示,關於火災、耕作方法的公眾教育是預防這個問題最重要的關鍵。不過,涉及到利害關係人的網絡(特別是廠商、財團),這個問題在「中央管不到、地方不要管」的政治環境中,更加嚴重。

    您們都有談到問題的本質,good job!

    楊昊 謹上

    回覆刪除